2020-7-24 9:08:48 瀏覽:1065次
1.常見的混音順序-打地基
最常看到的混音順序為:鼓組 ( 先從 Bass rum、Snare、TomTom、Hihat ),貝斯,旋律樂器 ( 例如:Piano、Acoustic Guitar、Synthesiser ) ,最后才是人聲。根據(jù)他們的說法,這種作法有種「建構房子」的感覺。
2.個人偏好的混音順序-時間序
因為音樂是一個時間性的行為,我認為前面好聽,后面才可能好聽。所以個人在做混音時是從頭開始混,誰先出現(xiàn)就先處理誰。
3.不要背誦頻譜表
因為同樣的詞匯對每個人來說,感受都不同
在聽覺上,「混濁」「唇齒音」對不同的人來說,在頻譜圖上對應的位置會有差異。
例如:同樣是混濁,有人覺得是 30Hz 的地方出問題,也可能有人覺得是 50Hz 的地方出問題。其實根本是 200Hz 處出現(xiàn)過多的共鳴,所以問題還是在于你聽到聲音出問題的地方在哪里。
建立自己的混音經驗,會比看著頻譜表來調 EQ 來得好。
4.把毫無貢獻的區(qū)段刪掉
例如:人聲最常做的 EQ 處理,大多是把 100Hz 以下的頻率砍掉。
這段范圍,通常對于聆聽上的貢獻不多。
如果太多「沒有貢獻」的部分沒處理掉的話,等他們堆積起來后會產生的影響,就不得而知了。
5.不管動了混音的哪一部分,都要能分辨出差異
我最常做的做法是用 AB check 方式,去試試看我是否能夠分辨 「“改變前”與“改變后”」的差異。
首先將鼠標光標移到效果器的開關位置,撇開視線避免看到 效果器的開關狀態(tài),再點擊鼠標按鍵去觸發(fā)效果器的開關,按個好幾下讓自己無法記得現(xiàn)在效果器到底是關還是開。
接著再用鼠標去觸發(fā)效果器開關,現(xiàn)在開始去判斷“現(xiàn)在的聲音”哪一個是有增加這個效果,哪一個是沒有。
6.單一樂器,不要在SOLO的狀態(tài)下去調整
除掉該樂器在該段落本來就是Solo的狀況之外,其余只要是同一個段落內有兩樣樂器同時出現(xiàn),都不應該只在單獨 Solo 的狀況下去處理混音。
盡管在 Solo 該樂器的狀況下做混音處理能夠得到不錯的聲音其意義也不大。
因為該樂器在該段落是跟其他樂器同時出現(xiàn)的,我們注重的是整體呈現(xiàn)出來的結果。
7.有時候問題不是出在混音上面
例如:一個極端的狀況,如果錄音時是嘴巴直接貼在麥克風上面,那么噴麥或者是過多的低頻就肯定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。
這種時候,應該是去改進錄音方式,而非靠后期混音來修整這些有問題的地方。
8.不要為了混音而混音
混音是把聲音調整成心目中想要的狀態(tài),如果聲音已經是「好」的狀態(tài),就不需硬是加上不必要的處理。
只要處理有問題的地方,或是想要加強的地方即可。這不是照本宣科,沒有非要什么標準流程。
9.有些動態(tài)失衡的問題,解決的關鍵并不在于compreesor而是volume
例如:Lead Vocal 通常是從各個 Takes 中剪輯合成的。
如果聲音忽大忽小是因為麥克風收音的距離也忽近忽遠,那應該先調整的是 Volume。
10.休息一下,會更好
長時間混音會有聽覺麻痹的問題,在這種狀態(tài)下繼續(xù)工作,得到的結果未必會比較好。讓耳朵休息一下,再來聽聽看修改完的結果是否有接近我們原先預期的。
以上,第 5 跟 6 這兩點是難度會比較高一點。在一首音樂中,各個樂器各有著不同的重要性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而不同的定位,會決定他們在聽覺上是「顯著」或者「隱性」,「前面」或者「后面」。嘗試著去分辨這些細微的改變與不同,會幫助我們能夠對這些聲音做出更細微的調動。